星期二, 1月 31, 2017

阿里山日出之旅 - 也是台灣印象


阿里山的雲海日出、神木都看到,心滿意足。
當我們去到奮起湖,搭火車回嘉義時,腦子還依然留在阿里山上。
一天內發生的事情令人有點消化不良呢。


1.奮起湖印象



奮起湖是鐵路往阿里山途中的必經之地。據說以前火車要一天才能抵達山上,中午會停奮起湖。這裡就成為中間歇腳的地方。現在,這裡成為阿里山森林火車的一個站,每天都有來自山下嘉義的火車,成為旅遊點了。

奮起湖除了老街,更以便當為出名。停留時間短,我們沒有吃,只是走了走老街...

圖:奮起湖的老街

奮起湖海拔還有2000米,比阿里山低幾百米。一點鍾到時還有陽光,但之後就漸漸多了水氣,煙霧了騰。今天阿里山依然有雲海,是否那裡跳下「雲海」,穿雲而下就會來到奮起湖?
昨天在嘉義,旅行社已經給了我們車票。有座位的。
2:00準時發車。坐著森林火車下山,沿著山邊,穿梭在林間,山下景色時隱時現,仿佛身處雲間。

車廂本身很舊,車門還是要乘客自行打開那種。 比我懂事時所知道的火車還要舊,給人一種回到火車初始的錯覺。

圖:森林火車,每天來往嘉義與奮起湖

圖:車廂內部


森林火車的路軌是比較窄的,目的當然因為當時只為運木下山,窄一點可以省掉不少成本。
所以,這種車速度不快,很搖。

很準時,4:10到達嘉義車站。看看時間表,相隔十多分鍾有自強號去高雄。所以我們出了站即刻回站,一看月台,不就是我們剛才下車的一號月台嗎?!

疑問:奮起湖有火車去阿里山嗎?

2.台灣的年輕人印象

回港已經快一個月了,但在台灣的經歷依然記憶猶新。

除了風景,食物,印象深刻的也許是台灣人的那種氣質和教養,尤其是年輕一代。

上阿里山時,旅行社安排的是一輛8人車。司機是一個年輕人,屬於黃毛小子吧,令人有點擔心開車上山會不會「飛車」...。香港的話,做這些服務性工作的事大都是中年或上了年紀的一族。年親人?除了上車打機,開H飛車,真的沒有見過。

但這個年輕人不同,一開始就很殷勤地幫我們擺行李,沿途也操著台灣鄉音的國語講解沿途風光、台灣檳榔、高山茶葉...

他的駕車一直不慌不忙,四平八穩,禮貌讓車,技術絕對一流。從嘉義上到阿里山的2500米,真是毫無高山感覺。

下山去奮起湖,是另一個,但也是年輕小伙子。同樣是彬彬有禮,不慌不忙...

圖:年輕老練的小伙子帶我們上阿里山

話說我們在嘉義匆忙中上了去高雄的火車自強號,以為會有空位,但不知何故,真的沒有free位子。一直過了台中依然如此。站在卡中覺得阻街,所以就在車廂過道站著。這時,一個後生仔主動站起來讓位給我。

我說我是沒有位子的,不用讓時,他詭異地笑了笑說:「坐吧,我也不肯定這個位子等下有沒有人。」

一個拖「及」加幾個袋子,有位子坐當然如釋重負...

這樣一直坐到了高雄,辛虧沒有人來「領位」。

出車站時,正當我在查看地圖確認方向時,又遇到這個小伙子,他似乎認得我們,又主動走過來問有沒有要幫忙的,並告訴了我們去酒店的方向。最後一聲掰掰讓老婆感動了很久...後來她告訴我她在想什麼:如果有這樣的小伙子做女婿就是人生萬幸了。

其實事後我也在想,那座位是那小伙子自己的吧?! 說不肯定這位子是否之後有主只是善意的謊言。。。

如果說在台灣這一切是理所當然,司空見慣的話,那麼香港又缺了什麼嗎?

圖:台灣的摩托車特別多,頭盔的生意一定好

還有一件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,在嘉義「林聰明沙鍋魚頭」裡見到店舖小伙子在抹桌子:兩隻手按住抹布、不但要靠手力、還要借助身體的力氣的姿勢。而且,留意到他用兩塊布,先重後輕。

店裡的桌子是天然杉木,用久了木紋的凹凸不平就出來了。要用力抹才可以清潔食物的殘渣。

老婆說,很像在日本看到的。在日本打雜幹活也是這樣被教育的:客人接觸到的桌面與地板,用力!沒有接觸到的廚房,也要求用力清潔,洗刷!

年輕人的殷勤、敬業與努力做事的情景,似乎在香港與大陸都很少見了。

圖:嘉義的『森林之歌』塔內


台灣的年輕人不像「年輕人」;台灣,是中國嗎?

不想文章太長,先告一段落。
有機會還要繼續旅程,講講嘉義與高雄見聞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香港,夕陽

「夕陽之歌」,反映了此時此刻很多香港人的心情。 幾代人的集體回憶,不會如此容易消失。 真香港人,不會如同雲一般消失,但會be water!